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凯 翟亚男 北京报道
7月18日,广汽集团(601238.SH)发布公告称,广汽菲克近几年持续亏损,且今年2月以来一直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正在协商有序终止合资公司,并将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合资公司的相关事宜。有关资产减值已在广汽集团去年年度财务报告中进行了确认。
与此同时,Stellantis集团也在早前发布公告称,由于此前宣布的Stellantis获得与广汽集团合资企业广汽菲克多数股份的计划缺乏进展,Stellantis将采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发展Jeep品牌,并与广汽集团协商终止本地合资企业。今后,Stellantis将专注于在中国分销Jeep品牌的进口汽车,加强Jeep品牌在中国的产品供应,增强进口汽车的电气化阵容。
【资料图】
对此,Stellantis集团相关人员表示:“双方只是刚开始协商,具体细节还未商订。”
终止合资或是最好的方式
虽然广汽菲克是否退出中国市场还在协商,但从近年Jeep的表现可以看出,合资终止或许是当前最好的止损方式。
据广汽集团发布的财报来看,2018年至2020年,广汽菲克的年销量分别为12.5万辆、7.3万辆和4.05万辆。2021年,广汽菲克销量又遭腰斩,仅为2.01万辆,同比下滑50.33%。这样的下降速度也使广汽菲克成为广汽集团销量下滑最快的车企。而根据广汽集团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6月,广汽菲克的产销均为零。今年1-6月份,广汽菲克的销量仅为1961辆,同比下滑84.18%。
此外,《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广汽菲克在今年2月份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数据显示,广汽菲克2月份产量为35辆,3月和5月份的产销量均为1辆,4月和6月产销量则为0。
销量的持续下跌也导致广汽菲克的产能利用率极速下滑。公开资料显示,广汽菲克拥有长沙和广州两大工厂,年产能总计可达32.8万辆。而在2018年-2020年,广汽菲克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38%、20%和11%。2021年虽然没有公布产能利用率情况,但根据2.01万的销量来算,产能利用率仅为6%。而在资产方面,根据广汽集团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其资产总额86.81亿元,负债总额86.78亿元,几乎已经资不抵债。
面对销量不断下滑的广汽菲克,Stellantis集团也想通过股权变更来改变现状。今年1月27日,Stellantis集团发布公告称,计划将广汽菲克的持股比例从50%提升至75%。彼时,Stellantis方面认为,“(股比增加到75%)将是集团奠定中国业务新基础的关键一环”。不过,广汽集团随后发布声明回应称,并没与Stellantis集团达成股比变更行为。
“股比变更没能达成一致或许是终止合资的原因之一。”汽车分析师田力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Stellantis想要在合资企业中占据主导权,主要是想引进畅销车型,提升广汽菲克销量。而广汽集团则会考虑引入畅销车型后是否会对旗下其他车型造成冲击,因此双方没能达成一致,Stellantis集团也不会再对广汽菲克进行投入。
事实上,Jeep有部分车型在市场上一直都处于畅销状态。山东某Jeep4S店销售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店内主要销售的是进口车型,牧马人和大切诺基的销量还是可以的,目前我们也没有接到退市通知,不过只要进口车型还在售,对我们影响也不大。”
由此来看,终止合资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及时止损的方式。广汽集团可以甩掉一个连年亏损的“包袱”。而对Stellantis集团来说也可以采用进口直销的模式来对中国输出畅销车型。
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合资品牌急需转型
除广汽菲克外,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不断崛起、新能源车渗透率日益提升,不少合资品牌都选择退出中国市场,例如长安林木、东风雷诺等。也有不少车企调整了在华发展战略,其中广汽本田在此前宣布将从2023年起不再生产和销售广汽讴歌品牌车型,马自达也将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合并,东风悦达起亚也因东风集团的退出更名为悦达起亚。
不过,从当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下滑。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的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2.7%,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21.5%,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10.2%,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而与之形成对比的自主品牌,在6月份的零售份额则达到了42.5%,同比增长3.8个百分点。今年1-6月,自主品牌累计份额43.1%,同比增长4.6个百分点。在4月、5月,自主品牌份额曾连续保持在46%以上。
对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现在很多自主品牌都是在新的平台上研发车型,舒适度以及驾驭程度、娱乐性都和原来的车型研发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外形、技术、服务方面都有竞争力,也更加适合年轻化的需求,这都值得外资企业学习。”
在新能源市场,6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为50.1%,豪华车新能源车渗透率28.0%,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5%。
一直以来,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方面较为缓慢,并不像自主品牌那样迅速。以大众汽车为例,虽然一汽-大众在上半年以86.31万的成绩取得了销量冠军,但其电动化产品ID.4CROZZ在6月份新能源SUV销量排行榜中,仅排名第九。前八位除了特斯拉Model Y外,均为自主品牌车型。因此,加快电动化转型成了合资车企当下的重要发力点。
而对于合资品牌如何发展电动化转型,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合资品牌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创新热情,另外需要深耕本土化发展,重视中国消费者、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贴近中国市场,同时加速整个供应链转型。”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