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建平 成都报道
进入2022年以来,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市场全面发力,多款电动电气化产品相继登场。此次的成都国际车展上,长安汽车携长安深蓝SL03、Lumin、UNI-K iDD、UNI-V iDD全系新能源产品登场,全面展现电动电气化布局的阶段性成果,以及长安汽车加速转型的决心与信心。
同时,此次车展上,长安汽车还首次亮相了PLUS家族新成员—锐程PLUS,这是一款紧凑级家轿车型,定位“智能宽适家轿”,以智能、舒适为核心卖点,目标为年轻消费群体。
(资料图片)
再战紧凑级家轿市场
在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同时,长安汽车延续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竞争态势,锐程PLUS在成都车展的首发亮相,也表明长安将再度迎战紧凑级家轿市场。
长安锐程PLUS前脸采用了长安UNI系列的设计风格,官方将其命名为渐变式炫动格栅,大尺寸无边界中网带来了比较强大的气场,并且与两侧灯组进行了很好的衔接。锐程PLUS的内饰采用当下流行的联屏设计,全液晶仪表和悬浮式中控屏组成的大屏幕展现了较强的科技氛围,而且还配备有HUD抬头显示和全新的换挡杆。
动力方面,锐程PLUS继续搭载蓝鲸新一代NE 1.5T高压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138kW,峰值扭矩300Nm。传动系统匹配的是蓝鲸新一代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长安汽车锐程PLUS营销总监李畅表示,“长安汽车接连发布的CS75PLUS、逸动PLUS、CS55PLUS等系列爆款车型,深受用户喜爱和市场认可,长安汽车的PLUS系列,也成为了“爆款”的代名词。”
确如李畅所言,以2021年为例,长安的重点产品表现稳健,CS75PLUS保持中国品牌紧凑型SUV销量第一,至2022年6月,长安CS75系列累计销量已突破160万辆;逸动PLUS保持中国品牌紧凑型轿车销量第二;第二代CS55PLUS上市后迅速成为细分市场爆款产品;UNI序列产品一经推出,销量就持续增长,今年7月单月销量突破2.5万辆,达到26957辆,创历史新高。
不过,中国紧凑级家轿市场竞争也很激烈。目前市场括轩逸、朗逸、卡罗拉、大众速腾、大众宝来等车型的销量长居排行榜前列。而锐程PLUS的到来,能否提升长安汽车在紧凑级家轿领域的竞争力并提升长安汽车的销量,还要等待市场的检验。
全面布局新能源市场
此次携全系新能源产品亮相成都车展,是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从2017年确定转型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以来,长安汽车全力推进“香格里拉”与“北斗天枢”两大计划,历经5年多款电动电气化产品相继上市。“未来,伴随国内汽车市场的深度调整,长安汽车将继续坚定转型,向世界级品牌全速前进。”长安汽车方面对记者表示。
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全面发力新能源市场。3月长安UNI-K iDD上市、6月Lumin上市,7月长安深蓝SL03上市、8月初阿维塔11上市。
7月25日,长安深蓝SL03正式上市,共推出纯电版、增程版、氢电版三种能源形式的4款配置版本的车型,成为国内首个以全电阵容上市的车型。据长安汽车方面透露:“今年内,长安深蓝将在全国建设超600家深蓝空间。近期,深蓝体验中心新开业100家,42城首开新店。至此,体验中心总数已达332家,覆盖全国160个城市。”
6月10日上市的精品车长安Lumin共推出155km清甜款、210km香甜款、301km蜜甜款三个续航配置版本,重新定义出行新风尚。上市以来累计订单已达51500辆。
长安汽车方面表示:搭载蓝鲸iDD混动系统的UNI-K iDD、UNI-V iDD等电动电气化产品的携手登场,全面展现了长安汽车进阶未来的实力与决心。“伴随转型征程的持续深化,长安汽车将推出更多新能源产品,全力投入新赛道竞争。”
7月14日,长安汽车披露2022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0亿元-62亿元,同比增长189.14%—258.54%;扣除非净利润25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237.95%-373.13%。“长安汽车业绩上涨的最主要原因应是源自于长安汽车在成长性、盈利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上面实现了突破与超越。”汽车行业分析师林述成对记者表示。
长安汽车2022年度的总体目标为产销245万辆,同比增长6.5%,其中,自主品牌产销185.7万辆,同比增长5.9%,市占率11%。按照计划。到2025年,长安汽车总销量达到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300万辆,新能源销量达到105万辆,占比达到35%;2030年,长安汽车销量达到55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450万辆,新能源销量达到270万辆,占比达到60%,海外销量占比达到30%。长安汽车在2027年实现碳达峰,2045年实现碳中和。
长安汽车方面对记者透露:“到2025年,长安汽车预计在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等重点领域投入超800亿元,加快构建转型领域核心能力。到2025年,长安研发人员总数约两万人,其中智能化及软件研发人员超6000人,新能源研发人员超5000人。”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