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凯 于建平 北京报道
停产已久的众泰汽车终于要复出了。
(资料图片)
10月18日晚,ST众泰(000980.SZ)发布公告称,公司自2021年底完成重整以来,一直致力于汽车整车的复产工作,目前相关复产前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司计划于2022年10月20日在永康基地下线第一批复产的T300车型并举行下线仪式。
在复产消息的刺激下,10月19日ST众泰股价再度涨停,目前两连板,最新报价为4.83元/股,总市值244.8亿元。
持续推进复工复产
对于ST众泰而言,能够实现复产实属不易。自去年年底完成重整以来,ST众泰并没有实质性的复产消息,这也让投资者心生猜忌,多次质疑ST众泰是否还拥有造车资质。对此,众泰方面多次表示,公司复工复产工作正在顺利推进,未发现有政策性障碍。
此外,在2022年半年报中,ST众泰也曾表示,公司已经多次召开复产专题会议,讨论并解决复工复产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公司已经完成某款车型大部分供应商定点工作,与关键供应商已经签署了供货合同、开发协议等,复产工作中的文件资料准备工作、零部件搭载实验已基本完成。”
这一次众泰T300的下线,也意味着ST众泰整车生产能力基本恢复。
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13日,众泰T300车型就出现在工信部第359批新车申报目录中。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型并不是众泰的新品,而是在2017年就已经上市过的T300。根据众泰官网公布的2023款众泰T300L的车型配置情况可以看出,新车较之前推出的众泰T300在动力和配置方面保持一致,外观方面仅在车头增加了一个防撞保险杠。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ST众泰,对方表示:“此次上市的T300L与2017年上市的车型并无太多变化,属于紧凑型SUV。”当记者问及除T300外还是否有其他车型推出时,ST众泰方面表示:“公司一直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和产品研发,今后将会根据公司规划推出一系列车型。”
“众泰T300可能是众泰重启工厂的试水产品。”在汽车分析师顾彦涛看来,众泰刚刚重整成功,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尽快复工复产。而汽车产业又较为复杂,一款车型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整车制造这一环,还有诸多供应商及供应体系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一定时间。在重新恢复后,推出一款此前生产过的产品来试水,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下线T300车型外,今年8月20日,ST众泰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公司的全资下属企业江南制造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江南制造在重庆璧山区拥有年产10万辆乘用车的生产能力,并经过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对此,ST众泰方面表示,若项目顺利实施,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和经营利润产生积极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江南U2已经出现在工信部362批新车公示中。
60亿定增通过,新能源将成发力重点
在宣布车辆下线的同时,ST众泰还宣布通过了60亿元定增计划。
今年6月份,ST众泰发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按照计划,众泰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5.2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其中,47.3亿元将用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4.68亿元用于渠道建设项目,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从定增计划中可以看出,新能源领域将成为ST众泰今后的重要发力点。根据规划,ST众泰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开发主要包括基于三个平台开发的四款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乘用车,涵盖三款纯电动大中型SUV及一款纯电动轿车车型。在研发项目中,据ST众泰介绍,研发中心建设主要围绕完善公司汽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建设相关试验开发能力。
不过,尽管ST众泰获得了资金支持,但在研发方面的积累已经落后了很多。Wind数据显示,ST众泰2018年至2021年间每年研发投入分别为5.77亿、8.76亿、2亿、0.21亿,远低于市场主流车企。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众泰汽车想要进军新能源市场,前期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还必须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尤其在外资品牌新能源车型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后,众泰汽车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可能性很小。”
此外,在渠道建设方面,ST众泰表示,未来两年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苏州等100个城市建立216家自营门店,覆盖主要目标市场,为公司即将推出的新产品铺平道路。
从规划上看,ST众泰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自停产后,ST众泰的终端陆续撤销,经销商也逐渐失去信心。想要重新回到主流消费市场,建立营销终端,对ST众泰来说不仅仅是资金和规划问题。顾彦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前常有众泰汽车经销商上门讨债的新闻爆出,这对众泰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也会让经销商在加盟时有更多的顾虑。“毕竟恢复生产容易,收复人心很难。”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