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丁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建平 北京报道

面对“国补退出”、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新能源汽车在去年年底掀起一场涨价潮。进入2023年,新能源车企本可预期的持续涨价,却因特斯拉的调价举措嘎然而止。各车企也在开年首月迎来销量重压。

在竞争加剧、整体销量惨淡的背景下,已有曾经汽车行业中的佼佼者,包括造车新势力都提前住进ICU。而值得注意的是,造车新势力不像传统车企有着强大的产业链与雄厚的资金,一旦发生危机,对车主而言将面临着缺配件、少服务的尴尬处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车主零件难寻处境尴尬

在新势力车企中,当下最危险的当数威马汽车。新车研发项目停滞、核心零部件断供、员工停薪留职,自威马汽车爆出欠薪风波以来,威马汽车这场危机到如今已是愈发激烈。

而威马的危机直接波及到了售后服务方面。在其总部,目前仅有三家售后维修点正常营业。记者拨通北京达世行威马汽车售后电话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只提供钣金喷漆及空调滤芯保养,如果要更换零部件的话,目前均没货。”何时有货,工作人员也未答复。

威马的困境不单单是员工的权益受损,心慌的还有11万的威马车主。在北京工作的威马车主刘先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门店没有库存的零部件产品,他的威马汽车已经停放在维修门店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门店表示也不知情何时能够补货进行维修。

与此同时,去年底传统汽车厂商广汽菲克突然宣布破产,旗下多款车型售后配件储备不足,消费者面临着配件难寻的尴尬处境。

但是Stellantis集团率先走了出来。2月6日,Stellantis集团发表声明称:对于合资公司本土生产和销售的Jeep品牌国产车辆、菲亚特品牌国产车辆及销售的菲亚特品牌进口车辆,为使上述车主可继续享有高品质的售后服务,Stellantis 中国决定自今日起提供上述车辆的维保及售后服务。

身后无大树的造车新势力一旦面临危机,售后维修困难该怎么办?

记者梳理发现,按照《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即使车企破产倒闭、汽车退市,厂家也要确保对应车型10年期的零部件供应,以应对消费者售后维修保养的问题。

但实际情况是,写字楼人去楼空,工厂破产没了,代工厂不会继续保养服务,经销商推诿,消费者处境尴尬处境。更有消费者表示,即便FCM摄像头出现故障依然行驶在路上,或者自己找相关产品进行替换以免增加道路安全隐患。

那么,新能源汽车到底能不能找一般维修厂进行维修?记者咨询北京四汇汽车服务公司,张经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维修门槛非常高,能够维修的师傅基本没有,而且非官方维修将会面临着厂家弃保的情况,所以普通修理厂基本不维修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但是钣金喷漆、空调空滤这些基本维修都没有问题。”

一旦官方不提供售后,涉及智能硬件、软件远程升级等问题,车主很难在第三方修理市场上找到合适的服务,可谓“硬件维护无配件,软件系统无人管,智能汽车变智障”,为了安全考虑,整辆车都得报废掉。

车企将进入淘汰赛

去年底,马斯克曾预言,2023年将会出现一场堪比2009年的经济大衰退,并在随后强调,汽车市场需求将会出现萎缩,而降价是提振需求的重要选项。

在这一形势的预判下,特斯拉率先降价,随后问界、小鹏、蔚来等多家新能源车企纷纷跟进,除比亚迪外,“越卖越亏”的怪象在新能源汽车圈不断加剧。

有行业分析人士预判,造车新势力续命的最低限度会提升至年销10万辆。有余粮的主流品牌还能打得起价格战。已经陷入销售困境的品牌只能安排后事。8—10个品牌已经在被淘汰的路上。

从2018年的52家造车新势力,到如今量产交付的头部梯队,蔚来、小鹏、理想、领跑尽管交付量表现良好,但亏损仍在持续。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汽车累计亏损已达450亿元,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蔚来亏损达到创纪录的41.1亿元,单车亏损已扩大至13万元。

汽车产业分析师李旭之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产品端蔚来基本实现中高端纯电市场的全覆盖,但从盈利端来看,单车亏损达十余万元,也揭露出了蔚来汽车当下发展的困境。亏损的原因离不开投入研发成本过高以及换电站的快速扩张。”

与此同时,奇点汽车、拜腾、自由家等还未交付就出师未捷,越来越多的车企进入淘汰圈。

同时降价潮也波及到传统燃油车市场。在竞争最激烈的紧凑车市场,起亚、现代等终端降价但却收效甚微。甚至雷凌、轩逸等日系车开始把价格下探至8万、10万的区间,随着bz4x和艾睿雅调价,更是喊出“油电同价”的口号。

由此来看,汽车产业已经进入新一轮淘汰赛,车企们不光拼的是销量,更是综合实力上的对决,乾坤未定但留给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时间已不多。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