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至9日,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大”)举办该校首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北工大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有益探索和经验?会议期间,记者专访了北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树君。

健全灵活机制,培育成果转化土壤


(资料图片)

问:北工大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探索?

陈树君:近年来,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创新驱动有得转、激发活力愿意转、健全制度能够转、配备队伍帮助转、校地协同成功转”的“北工大模式”。

为让具有实用潜力的高水平专利真正走出实验室,在市场实现产业化,学校从顶层设计出发,成立了学校成果转化工作小组,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事项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有效防范和控制科技成果转化风险。

针对“赋权”改革,修订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和专利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规定了科技成果转化分级审批制度、公示制度、工作流程、收益分配机制、风险防控机制等。针对被赋权成果完成人及科技成果两大类主体,制定北工大科技成果赋权工作负面清单,在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程的同时,做到勤勉尽职“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在学校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和专利管理实施细则中,明确了赋权的激励及管理制度,按照成果评估价值的90%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长期使用权,按照成果评估价值的80%、85%、90%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所有权,科研人员以“共同产权人”身份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团队自行决定收益分配比例,为构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打好基础。

畅通内外渠道,打造成果转化完整链条

问:北工大如何打造成果转化完整链条?

陈树君:面向内部,北工大构建起“科研团队-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技术转移服务链条。学校于2018年成立“北工大技术转移中心”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并被教育部科技司和中关村管委会联合授予“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2020年入选北京市首批“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学校有机融合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加强北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成果转化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开展开放许可新模式,让老师的项目一出来就能进入成熟的产业链里。

打通外部,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以“城市碳中和”与“城市更新”两大科研特色加强“有组织的科研”,统筹推进“深植朝阳,拥抱亦庄,联动通州,布局怀柔,服务前沿科企与产业龙头”的战略布局。筹备发布服务北京高精尖产业的潜力成果清单,推动专利清单、技术储备清单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需求清单相对应。深化“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发展道路,强化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配备专业队伍,“嫁接”起科技成果与市场

问:成果转化离不开全流程服务体系,学校如何培养专业服务队伍?

陈树君:学校对技术转移中心采取“事业管理-市场运营”的运行机制,实现事业编和非事业编结合的人员聘用方式。目前,技术转移中心已有专兼职人员36人,中高级职称人数接近一半。学校还为重点学科和项目团队配备科技成果转化专员,负责专题培训,协同推进各研究团队的产业化。

建立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新体系。2022年在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了培训部,以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为基础,强化技术、人才、创新等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努力构建以校企协同需求为导向、以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以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新格局。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培养初级技术经理人199人,并计划2023年形成初级、中级、高级技术经理人全方位培养体系。

在建设多层次的技术转移人才发展机制方面,为搭建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学校制定《北京工业大学关于技术经理人聘任管理规定》,明确了工作岗位及绩效指标,激发服务团队工作热情。(记者赵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