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22日公告称,基金经理白冰洋因个人原因离任,一口气卸任4只公募产品基金经理职务。这是继21日泓德基金邬传雁离任全部在管产品后,又一个清仓式卸任基金经理职务的案例。

白冰洋管理基金的总规模虽然不大,但在中银证券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中的占比不低。2022年,她管理的4只产品都实现不错的收益,业绩位列同类基金前茅。不过,白冰洋也因违反相关规定收到过监管部门的警示函。

管理产品收益突出


(资料图片)

离任前,白冰洋管理的4只产品分别是中银证券优势制造、中银证券健康产业、中银证券价值精选、中银证券聚瑞。截至2022年年末,4只基金总规模约12.9亿元,其中,中银证券健康产业、中银证券价值精选规模较大,分别约5.33亿元、5.15亿元。

从管理规模上看,白冰洋在行业内并不突出。公开资料显示,她的丈夫是中庚基金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截至2022年年末,丘栋荣管理着5只基金,总规模接近300亿元,同时,他还是中庚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据中银证券公告,白冰洋于2005年至2009年任职于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至2012年任职于台湾群益证券上海研究部,并在2012年加盟中银证券。从时间上推断,丘栋荣在入职中庚基金之前,与白冰洋有过工作交集,即都在群益工作过,当时,丘栋荣任群益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研究部消费品行业研究员、研究组长。

白冰洋名气虽不及丘栋荣,但从2022年在管产品收益看,不仅全部实现正向收益,业绩排名在同类产品中也表现突出。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中银证券价值精选以13.08%的收益位列同类产品第11名,中银证券优势制造A以9.26%的收益位列同类产品第5名,中银证券健康产业以8.70%的收益位列同类产品第19名,中银证券聚瑞A以7.96%的收益位列同类第4名。

2023年以来,股市继续反弹,公募基金收益有所增加。今年以来,中银证券优势制造A、中银证券健康产业、中银证券价值精选、中银证券聚瑞A的收益分别为13.56%、3.36%、6.39%、4.59%。

白冰洋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她的投资风格“相对偏左侧、偏逆向”,因为景气度高、前景光明的公司,往往估值较贵,合适的投资机会相对较小。根据数据披露,她所管基金的换手率相对较高,交易能力强。以2022年收益最高的中银证券价值精选为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该基金十大重仓股中有多只地产股、煤炭股,而这两个板块在去年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该基金地产股、煤炭股的持股数量有所下降,增持了多只医药股。

在中银证券价值精选去年四季报中,白冰洋称,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是千人千面的,产品一如既往坚持投资的安全边际,强调在业绩评估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既要回避高估值高风险,也要防范价值陷阱。目标是寻找高性价比的标的,而不是寻找一个“完美无瑕”的标的。

曾收到监管警示函

2022年2月,上海证监局网站发布《关于对白冰洋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下称警示函),经查,白冰洋作为中银证券优势制造的基金经理,在基金管理运作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导致该基金在2021年10月28日当日未能保持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百分之五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

警示函称,上述问题违反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04号)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第八项的规定,上海证监局决定对白冰洋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开放式基金应当保持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百分之五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以备支付基金份额持有人的赎回款项,但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基金品种除外。

警示函称,白冰洋应当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做到专业审慎、勤勉尽责,强化守法合规意识,切实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上海证监局将在日常监管中切实关注其履职情况。

中新经纬查询发现,到2021年四季度末时,中银证券优势制造的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的占比达到9.20%,超过5%的最低限制。2022年,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的占比也都在5%以上。

整体看,即使在2022年市场环境整体较差的情况下,白冰洋的投资意愿依然很强,持仓都维持在较高水平,现金占比不高。去年1-4四季度报告显示,中银证券优势制造各季度末的持仓比例在89.39%-92.67%之间;中银证券健康产业去年一季度末股票持仓比例仅为59.17%,二季度末迅速提升至86.80%,之后超过90%;中银证券价值精选各季度末股票持仓比例均高于88%。

中银证券聚瑞债券市场投资比例较高,在去年四季度债基大跌的情况下,白冰洋选择大幅减少债市投资,四季度末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达42.49%。

中银证券已离任2人

2023年以来,基金经理变动情况不断增多。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今年以来共有36位基金经理离任,离任人数低于2022年同期的43人;2022年,共有325位基金经理离任,高于2019年-2021年的225人、253人、321人。

除了白冰洋,中银证券张燕也因个人原因在今年1月卸任3只产品基金经理职务。她此前管理的中银证券瑞益、中银证券新能源2只产品,2019年-2021年的收益表现都不错,但2022年全部转负,中银证券瑞益A、中银证券新能源A的收益分别为-13.39%、-25.09%。成立较晚的中银证券远见价值,2022年的收益也不佳,A类份额收益为-7.28%。2023年以来,这三只产品的反弹力度有限,在同类产品中的收益排名靠后。

据Wind数据,中银证券目前共有16位基金经理,产品数量为44只,管理规模为1245.48亿元,在152家机构中排在第39位。2016年,中银证券发行了第一只公募产品,此后规模快速增长,到2019年三季度末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关口。这之后,规模增幅放缓。

从公募基金产品构成看,债券型基金占据中银证券的绝大多数,达到1119.89亿元,占比达89.92%;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计达51.13亿元,占比只有4.1%。也就是说,白冰洋、张燕此前管理的产品均为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总规模虽不大,但在中银证券此类基金中的占比不低。(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