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沙见龙 摄

今年5月初,枣庄薛城区某渣土运输公司因未按照规定报备路线行驶受到行政处罚。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对其下达处罚决定书的同时,下达了信用修复告知书。在3个月的最短公示期后,该企业在当地社会信用中心指导下,一次性完整准确提交了修复申请和所需材料,不到一周时间顺利完成信用修复。

上述发生在枣庄的信用修复案例,是山东提升信用修复服务的缩影。作为经济大省,山东不断提升信用修复服务,以良好的信用环境支撑营商环境。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解读信用赋能营商环境优化暨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两书同达”相关政策措施。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滕双兴在发布会上说,山东率先在省域内推行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两书同达”,编制全口径信用修复指南,压缩各环节信用修复办事时间,推进市场监管、应急、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修复结果与信用中国(山东)网站实时共享,与省法院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对失信被执行人和破产重整企业的信用修复。截至目前,该省已为3万多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最大程度服务经营主体。

据滕双兴介绍,“两书同达”是指具有法定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建立“一处罚一告知”的“两书同达”机制,能够保障失信主体第一时间了解信用修复政策,激发企业诚实守信意愿。

信用修复除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外,还包括重大失信主体名单信息及其他失信信息的修复。滕双兴表示,为鼓励和支持失信市场主体及时修复失信、重建信用,为市场主体修复信用信息提供确定的指引,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社会信用中心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单位,研究制定了全口径的《山东省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白皮书。

记者注意到,《指南》主要聚焦市场主体关心的信用信息修复的概念、信用信息修复的主要方式、信用信息修复适用主体、行政处罚信息的修复、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的修复、其他失信信息(重点关注名单信息)的修复等六大方面,为市场主体在失信行为纠正后开展信用信息修复提供行政指引。

此外,为净化信用环境,山东开展“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纳入“双屡”治理台账的506家企业,已有423家纠正失信行为。目前,山东省国家级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数量达到16个,总数居全国首位,并在国家定期开展的城市信用指数监测中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山东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归集信用数据155.8亿条,居全国前三。目前,信用中国(山东)官网共公示山东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3594.3万条,该省已有109.2万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被移出失信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