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要问最近京城最火爆的网红打卡点是哪里,潮流有趣的郎园Station一定会榜上有名。虽然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交通也不太便利,却吸引了大量时髦的“首店”入驻。这里是年轻人心中“精致、格调”的代名词,每天前来打卡探店的人络绎不绝。

郎园的前身是北京纺织仓库,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物资储备仓库。如今,经过改造利用,这里已经成为名声在外的国际潮流文化社区。曾经的一个个大仓库变身潮流店铺,曾经的加油站改造为时尚复古的主题汉堡店,曾经的消防水池成为下沉式灯光篮球场,还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消费市集,实现了从荒芜到繁华的精彩转身。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798、首钢园,还有更多正在成型中的工业遗产文化园区。如今,这些园区已经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地、优质文化企业的集聚地,也是让市民流连忘返的文化消费打卡地。

工业遗产变身文化空间,关键是要抓住城市更新的本质。城市的主体是人,只有围绕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做文章,融入现代生活气息,工业遗产文化园区才能摒弃千园一面的文艺工业风,才能克服内生动力不足,避免出现“前期风光、后期萧条”的情况,园区的故事才会更有吸引力,也更有生命力。

要完善顶层设计。文旅项目的顶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和未来。文化园区开发的顶层设计,需要打破惯性思维,以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只有在项目初期明确定位和主题,寻找与文化或旅游相关的创意点,才能为文旅项目注入独特的内涵与灵魂。

要促进资源对接。在郎园,有一家亚洲最大的管道乐园,规划初期只是一个儿童乐园,如今已经通过园区引入新资源,补充新业态,发展成一家集亲子餐厅、儿童托管等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家庭成长中心。可见,让园区“活”起来,管理者不能只当“房东”,而是要充分发挥园区协同作用和规模效应,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从这些工业遗产文化园区的故事中,我们也看到,城市更新正在进入文化引领的新阶段。城市更新的主要目标除了解决经济问题,也涵盖了改善城市形象、增加城市吸引力,最终实现城市的文化繁荣。

每一处工业遗存背后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传承。我们总在思考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应该怎样讲,郎园的故事告诉我们,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上,也不仅体现在热火朝天的生产一线,更体现在烟火气十足的繁荣消费场景中。(经济日报 姜天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