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营商环境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近年来,全省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下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聚焦补短板强优势,全省营商环境近四年呈现连年提升态势,全省营商环境能级整体跃升。各省辖市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对标全国一流水平,坚持寻求问题最优解,探索出一批市场主体认可、实践证明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一些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继2019年河南省首次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后,为进一步发挥全省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示范带动效应,形成全省比学赶超、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今年再次汇编印发了《2021年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汇编》,全面系统梳理了189项具体的改革举措,其目的为促进各地区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切实带动省内各市跑出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资料图片)

周口市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周口市按照“市强县优乡活村稳”的改革思路,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设计,强化监管考核,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设计

一是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市“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领导小组,强力推进医共体建设目标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二是多次召开协调会、推进会,开展专题调研和省内外学习考察,为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凝聚共识。邀请医共体改革权威专家全程参与改革论证,科学制定实施意见。三是坚持每周调度、月度总结、定期督导,构建“市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县级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高标准推动医共体建设。

聚焦运行管理,持续精准发力

一是建立奖惩考评机制。将医共体改革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综合考核,考评结果与年度考评、干部选拔、评先评优、资源配置挂钩,发挥指挥棒导向作用。二是建立典型培育机制。采取调度会典型发言、推广先进经验、挖掘县区创新做法等举措,培育医共体改革的先进典型,激励互学互鉴、比学赶超。三是探索创新监督机制。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牵头,聚焦财政投入、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保打包付费、医共体人财物统一管理等重点工作,采取“四不两直”“双随机”方式,开展督导暗访,防止文件制定和执行“两张皮”现象,推进医共体建设任务落地。

聚焦关键环节,激发改革活力

一是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印发《周口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打包付费实施办法》,按照“总额预算、季度预拨、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的思路,对城乡居民医保基金预留10%的风险基金后,全部打包拨付给医共体牵头医院,倒逼医共体主动控费,引导医共体做好健康宣教、慢病管理等健康促进工作。二是实行人才激励政策。出台医共体薪酬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完善岗位绩效工资,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薪酬模式。制定《关于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机构人才下沉的若干措施》,鼓励引导市、县医院临床专家、管理骨干下沉到医共体基层进行帮扶,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强财政投入保障。制定《关于落实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财政保障政策的通知》,按每年每床4000元的标准支持市、县公立医院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并落实医共体基层机构公益一类保障政策。

优化服务体系,提升诊疗能力

一是构建全市医疗服务新体系。依托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成立3个城市健康服务集团,分别对各县(市、区)医共体进行帮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二是推进“数字赋能”。依托三级医院牵头组建4家互联网医院,与全国39家知名互联网医院合作,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与全国优质医疗资源共享。2021年10月份运行以来,累计开展远程会诊3000余人次,线上诊疗6400余人次。三是完善信息支撑。完成5G网络建设,实现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5G网络全覆盖。搭建全市一体化医共体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员人口数据库、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基础资源数据库四大基础数据库,实现市域内各层级信息互联互通。

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2个,覆盖所有县乡村,并全部开始实质性运行,各项运行指标逐步向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责任编辑:刘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