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间的家》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与其极具特色的主题设计、互动设置、活动安排、文化氛围营造等密切相关。这种新颖而又别具特色的展现方式将中国生动优美的村庄和乡村振兴最新成果呈现在观众面前,激发了观众前往“打卡”的冲动


(资料图)

□ 王昆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自8月27日在央视一套播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从已经播出的两集节目看,《山水间的家》利用娱乐文化带来的传播效应,以“综艺+文旅”方式创新展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把镜头聚焦于乡村的人、事、物,让乡村旅游成为贯穿节目的“主角”。

这种新颖而又别具特色的展现方式将中国风景优美的村庄和乡村振兴最新成果呈现在观众面前,激发了观众前往“打卡”的冲动,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

总体来看,《山水间的家》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与其极具特色的主题设计、互动设置、活动安排、文化氛围营造等密切相关。

首先,视角独到的主题设计,展现了乡村旅游的美感。《山水间的家》前两集节目分别选择了浙江鲁家村、湖南石堰坪村、安徽西递宏村和江苏礼诗圩村4个中国传统村落。

这四个村落一改以往人们对乡村环境脏乱差的刻板印象,传递出一派“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的诗意之美,正好印证了节目的两个主题词:一是“山水间”。这从地理概念上确指了乡村的位置,是人们可以亲近山水自然的地方。自然美、生态美是人们选择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二是“家”,这是从情感层面唤醒了人们对乡村的认同感。“家”是每个人内心最质朴的情感归属之所,也是节目所要传递的有别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理念,是一道非视觉可察的风景。

节目的各个环节均体现了乡村外在美丽风景和人们内在美丽心灵的融合。“山水间的家”主题设计体现了乡村在环境、情感上的双重美感,为当今不少城市居民缓解快节奏生活带来的身心疲劳感指明了方向,自然容易拉近节目与受众间的距离。

其次,温暖的人情互动,传递了乡村旅游的温度。中国乡村的美好不仅在于风光,还在于人与人之间紧密连接的情感,也就是营造出“家”的感觉。节目中,嘉宾评论这些乡村“既是世外桃源,又是烟火人间”,引发了屏幕内外的共鸣。

节目通过设置探访、体验等互动活动,准确传递表现乡村温度的3个要点:一是好客,如节目中嘉宾参与从食材的采集到最后烹饪、待客的乡村餐饮服务全过程,村民发自内心的关怀和招待处处传递着朴素的好客之道;二是包容,如嫁进村里的媳妇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来自天南地北的客人在乡村找到了家的感觉;三是与时俱进,如共享经济观念进入乡村,共享农庄、共享厨房、共享自行车等新模式在乡村落地生根。当代村民正在以鲜活的生命力吸收和容纳着多样的世界,成为乡村旅游中最能给人以温暖的人文景观。

最后,浓郁的文化氛围,彰显了乡村旅游的厚度。田间地头处处是学问。乡村是承载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如二十四节气就是先人根据农事所需归纳而成,“不时不食”的观念至今仍被许多人推崇。在乡村,无论是农事技巧,还是民风民俗,抑或是文物古迹、非遗技艺等,每一处细节都较好地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特点。

以非遗为例,《山水间的家》让人们看到散落于各地乡村中诸多非遗项目,让非遗成为乡村旅游对外宣传的一大招牌。如浙江衢州妙源村的“九华立春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民俗积淀深厚、历史悠久,体现了农耕文明的文化特点。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我国已有乡村非遗扶贫工坊千余家,一些非遗技艺通过转型为体验项目、转化为旅游工艺品等方式,成为游客愿意参与、乐意消费的产品。今年暑期,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推出128条“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乡村的广袤大地上深化文旅融合,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山水间的家》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家庭的变化折射出乡村的变化,家成了村的缩影,乡村振兴成果最终为普通老百姓所共享。如鲁家村一家农户通过驾驶游览小火车、进行土地流转承包、经营茶园果园、加工菜籽油等方式,年收入达到22万元,过上了小康生活。

《山水间的家》播出后,网友们纷纷表达“看了节目特别想去乡村游玩”“打开了年轻人的视野”“想起了自己的家乡”等观点。因为在乡村,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美丽的山水和那温暖的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