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继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后,国家组织开展第三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9月27日晚间,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布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共有171家企业参与,152家拟中选,中选率89%,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亿元。


(资料图片)

随着集采开标,资本市场也闻风而动。受集采降价温和传言影响,9月27日收盘,多家骨科脊柱相关企业股价高涨,威高骨科涨13.44%、大博医疗涨10.02%、三友医疗涨11.81%、爱康医疗涨12.39%。但从拟中标结果流出后,截至9月28日收盘,拟中选的企业中仅有两家依旧涨势喜人,威高骨科大涨5.82%,大博医疗以10.00%涨停。

对此,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脊柱外科医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脊柱手术一直是花费比较多的项目,这与手术难度和耗材的高定制性等密切相关。临床上,每个患者术中植入的的脊柱产品数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量,因此耗材的使用情况比较个性化,患者不能仅仅按照降价幅度换算大致费用。另外,在集采之后,企业利润空间将急剧压缩。未来企业需要重新分配有限的人员,以提供优质的耗材定制服务。”

平均降价84%

此次集采结果揭晓之前,“温和降价”是众多业内分析人士和企业的共同愿景。

回忆此前两轮耗材集采,其降价幅度被业内誉为“暴风骤雨”。心脏支架平均降幅93%,人工关节平均降幅82%,这些远超预期的数字让企业压力倍增。一位不具名的骨科耗材企业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前两次的降价幅度诠释了医疗耗材的民生产品属性,更多患者用得起人工关节了。而在微弱的利润空间中,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被拉回到同一起跑线,大家都需要在以价换量的新规则中探寻如何生存发展。”

但随着9月27日21时,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布结果,骨科脊柱类耗材平均降幅84%,明显超出了市场预期,“温和降价”期待再次落空。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脊柱类植入物主要应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骨折、畸形、感染及肿瘤等脊柱疾病。因此,脊柱耗材集采根据颈椎、胸腰椎手术的需要,覆盖颈椎固定融合术、胸腰椎固定融合术、椎体成形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包括14个产品系统类别。

此外,据国家医保局公开信息,本次脊柱耗材集采的14个产品系统类别,分为29个竞价单元,872套系统。全国6426家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需求达到120.84万套,集采产品共涉及173家申报企业。首年意向采购量共109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市场规模约310亿元。

国家医保局公布结果显示,共有171家企业参与本次集采,152家拟中选,中选率89%。从具体拟中选价格来看,占脊柱手术量1/3的胸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其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3.3万元下降至4500元左右,其中一些知名外资品牌每套平均价格从6万元降至4800元左右;技术最新的胸腰椎微创手术,其使用的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近4万元下降至5600元左右;用于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椎体成形手术耗材,每套平均价格从2.7万元下降至1100元左右。

上述不具名企业负责人进一步透露,“这样的集采降幅对医疗器械企业而言,存在一定的微薄利润空间。挤掉中间渠道的水分后,代理商及传统分销渠道会受到较大影响。未来企业需要转变固有营销思路和现有产品布局策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价格招采司招采处处长董朝晖介绍,这次集采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脊柱类耗材,包括各种各样的螺钉、金属板、金属棒以及骨水泥、人工椎体等等,基本上能满足临床现在开展的95%以上的脊柱手术的需要。

加速国产替代

对国产企业而言,集采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压缩利润空间,一方面带来新机遇。

在此之前,国内脊柱耗材市场一直由国外品牌主导。东吴证券一项研报数据显示,美敦力、强生和史塞克三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比接近60%。而国内企业中较为突出的是威高骨科、三友医疗两家企业,占有的总份额也不过10%左右。

华西证券研报称,骨科脊柱耗材将遵从进口替代逻辑,国产厂家机会更大。耗材紧跟药品带量集采在安徽和江苏已经开先河,但是对于行业龙头企业而言不足惧,会推动行业进一步集中,耗材零加成背景下,器械变成医院成本,有利于国产器械的进口替代。

国金证券表示,此次全国骨科脊柱类产品带量采购落地后,预计生产厂商仍有望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但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流通环节费用空间可能被压缩,有利于规范耗材采购和使用行为,改善行业生态。建议关注骨科赛道中产品管线齐全、研发实力较强且拥有一定品牌力的核心竞争力企业。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拟中选产品达到11个的企业有,威高骨科、大博医疗、富乐科技等,而科惠医疗、正天医疗、美敦力、施泰宝、三友医疗也均拟中选10个产品。此外,这些中选企业既包括美敦力、强生、史赛克、贝朗医疗等跨国企业,也有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迈瑞医疗等国内企业。

“集采打破了旧有市场分配格局,国产企业获得入场券。随着脊柱耗材集采,市场被推向更大规模。在公平的规则下,该市场的进口替代进程实现加速,产品使用渗透率得到提升。此次集采后,市场格局或将发生变化。”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业务合伙人陈建国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威高骨科申报的产品全部中标,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均未超过65%,低于行业平均降幅。从公布的拟中选名单来看,股价领涨的威高骨科,旗下有两个关节品牌拟中选此次脊柱类集采,包括威高海星(高端型)、威高亚华(经济型),共斩获18个拟中选产品。产品系统类别包括: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棒固定融合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等。

见习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