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孙梦圆 于娜 北京报道

过去十年,中国创新药飞速发展,获批新药数目不断增加。然而,2022年以来,受多方因素影响,创新药进入了考验源头创新的淘汰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1月17日,NMPA共批准了43款新药,其中本土新药24款。这一数据相较去年相比有了大幅下滑,另据医药魔方Bydrug数据,去年同期共批准了62款新药,其中,国产新药32款。无论从整体数量还是本土新药获批数量来看,均下滑了30%左右。


(资料图片)

此外,从去年下半年至今,A股及港股创新药行业的走势持续偏弱。在漫长的资本寒冬下,更多的创新药企选择精简管线,重新出发。

“总的来说,‘砥砺前行’可能是中国创新药企在2022年的关键词,资本市场遇冷是2022年创新药企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创新药企正在迎来收获期,不管是临床开展数量还是对外授权情况,都能够说明这一点。”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行业咨询总监陈镇荣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出海道阻且长

创新药的研发成本极高,加上国内集采和医保谈判等政策的实施,创新药上市后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回研发成本,单一市场覆盖不了成本的情况下,“出海”去开发国际市场就成了行业共识。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51家生物创新药企紧锣密鼓“出海”,包括传奇生物、恒瑞医药、礼新医药等。

借助License out(对外授权)成为中国创新药企采用最多的“出海”方式。截至12月,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数量已超过140项,其中小分子比例依然占据半壁江山,包括单抗、双抗、ADC在内的抗体药物超过了三分之一,细胞基因疗法也有相应产出。

12月6日,康方生物宣布已与英国药企Summit Therapeutics达成合作,将其在研的PD-1/VEGF双抗AK112在美、加、欧、日的开发、商业化独家权益授予Summit公司。总交易额达50亿美元,直接刷新了国内的双抗出海金额纪录。

被称为“PD-1 出海之王”的百济神州无疑是创新药出海阵营里走在最前面的破冰者。泽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作为公司两大核心产品持续放量。百济神州2022年三季报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产品收入为60.69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114.6%,其中,泽布替尼作为中国首个出海的创新药,商业化版图已覆盖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放量情况明显好于国内。

除了以License out形式借“船”出海外,中国本土创新药还积极尝试以“海外上市”为目的自主“出海”,但道路曲折,成功者甚少。

2022年2月,信达生物携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出海,却遭遇重挫,引发了国内创新药出海的地震。此后,信达生物并没有停下商业化的脚步。8月4日,信达生物宣布与跨国药企赛诺菲宣布达成多个项目的合作协议,协议总金额为7.4亿欧元,约合51亿元人民币。这是继与礼来制药、罗氏制药合作之后,信达生物又一项与跨国药企的战略合作。

事实证明,即使失去了出海的机会,信达生物也依然具备超强的研发潜力,由此可见,“出海”并不是创新药企的唯一出路,提高自身研发实力依然能够支撑长远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传奇生物出海成功的捷报。

2月28日,FDA正式批准传奇生物/强生的BCMA CAR-T疗法Carvykti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为中国首款成功“出海”的CAR-T产品。10月19日,金斯瑞发布公告称,BCMA CAR-T疗法Carvykti第三季度销售额为5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97亿元,2022年第二季度销售额为2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3亿元,增速达129.17%。对于天价CAR-T在国内的商业化困境来说,传奇生物试水了另一种可能,同时也提振了创新药企出海的信心。

“竞争越来越激烈,内卷越来越严重,出海不失为一条规避之路。而相关药企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保持长期竞争力,需要寻找差异化发展道路。真正解决临床难点、痛点,满足临床所需,才是医药研发企业实现突破的关键。”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Biotech企业断臂求生

过去几年,迎着创新药发展窗口期的红利,无数中小型Biotech企业异军突起,喊出了“从Biotech到Biopharma”的口号。不幸的是,短短一年时间,在资本寒冬下,创新药泡沫破裂,Biotech惨遭资本抛弃,大部分港股18A企业不得不选择断臂求生。

基石药业被传“卖身”、云顶新耀“倒买倒卖”Trodelvy、科望医药卖掉工厂、和铂医药核心产品管线“一停一卖”……从未间断的利空消息,不断引发市场对Biotech前景的担忧。裁员、退市、卖身、破产成了Biotech最为惧怕,但又最有可能奔赴的未来。

和铂医药方面曾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大环境上来看,市场确实充满了挑战,每个公司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而在技术、资源、知识层面,公司都有深厚的积累,战略上我们是充满信心的。”

陈镇荣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医药二级市场的回调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创新药企研发不确定性较高,很难合理估值;二是因为产品商业化后药企承诺的收入或利润未及预期。

“如果能够做到脚踏实地,厚积薄发,Biotech企业融资情况及二级市场表现都会迎来合理的评估。”陈镇荣说。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同样是小型创新药企,开拓药业选择了新冠口服小分子赛道。虽然还未有产品上市,但开拓药业拥有相对丰富的产品管线。随着疫情不断反复,抗新冠病毒口服小分子药物在国内大规模上市应用已是指日可待,作为相关产品研发进度国内领先的企业,尽管其核心产品普克鲁胺尚未获批,但依然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一个好消息是,今年4月公布的普克鲁胺治疗轻中症非住院新冠患者Ⅲ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关键数据结果显示出了极为显著的疗效,同时,普克鲁胺已经拿到多国EUA,具备商业化的条件,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普克鲁胺能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实现商业化推进,帮助公司实现利润额的扭亏为盈。

相比之下,头部Biotech企业就好过很多。过去一年,君实生物最被资本市场关注的,无疑是其新冠口服药VV116的临床研究进展。“VV116已完成一项‘头对头’3期研究,另有多项3期研究正在进行。”12月21日,君实生物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与很多创新药企一样,君实生物目前仍未实现盈利,不过,在提升商业化能力方面,公司正努力走出阵痛。过去三年,尽管连年亏损,但营收呈现增长趋势。今年9月,其核心商业化产品为PD-1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在国内获批的第六项适应症,这也标志着君实生物的PD-1终于切入到非小细胞肺癌大适应症中。在国内PD-1市场内卷中,或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反转在即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中国药品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430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59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2025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0,645亿元,创新药占比继续放量至68%。

市场空间虽大,但不是没有波折。去年以来,受到创新药审批制度逐步趋严、板块回调等多重因素,使得行业日趋理性。东方财富证券研报指出,2022年创新药细分行业收入增速放缓,研发投入持续提升。随着行业政策的回暖,疫情管控放宽带来刚需诊疗需求释放,明年创新药细分行业或将迎来戴维斯双击。

华创证券认为,国内只有经营效率高、管线布局丰富、投入产出比合理的公司有望最终兑现折现价值;此外,创新国际化方面,看好技术、靶点、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公司。

传统药企在创新转型中,正迎来了密集收获期,比如“创新药一哥”恒瑞医药,目前已上市创新药达11款,位居国内同行业前茅,另有60多个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26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多个创新药产品实现全球同步开发,积极推进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

除了传统药企,一些小而美的Biotech企业,凭借自身靶点优势,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差异化道路。

自2014年正式运营以来,科济药业专注于血液瘤和实体瘤的创新CAR-T细胞疗法。尽管暂无商业化产品,但公司管线丰富,在中国、美国和加拿大获得8项CAR-T细胞疗法的IND许可,是国内所有CAR-T细胞疗法公司中排名第一的企业。

2022年10月18日,科济药业CT053的上市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的受理,这也意味着国内市场即将迎来第三款CAR-T疗法 ,同时也是第一款针对BCMA靶点的CAR-T疗法,不出意外的话,CT053将成为科济药业叩开市场的敲门砖。

此外,在研管线中另一款进展较快的产品也传来了好消息。2022年3月,针对实体瘤CAR-T的CT041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确证性II期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个进入确证性II期临床试验的用于治疗实体瘤的CAR-T产品,公司称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

“创新药企想要实现突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实现了底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商业化能力,才能穿越周期。”陈镇荣指出。

见习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