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成也并购,败也并购,债务危机之下,曾经的医药行业资本市场大鳄朱吉满黯然离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誉衡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哈尔滨誉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誉衡集团”)被法院裁定终止重整程序,转为破产清算程序,并宣告誉衡集团破产。

誉衡集团实控人、誉衡药业董事长朱吉满被称为 “东北药王”,也是曾经的黑龙江首富,如今惨淡收场,令业内人士唏嘘不已。也许朱吉满还会东山再起,誉衡药业却将何去何从?

截至公告日,誉衡集团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 706,248,522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32.13%,誉衡集团破产事项可能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虽然誉衡药业在公告中表示,其与誉衡集团在资产、业务、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誉衡集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但实际上誉衡药业也是风雨飘摇,在2019年巨亏达26.62亿元后,誉衡药业一直没有恢复元气,同时其重营销、轻研发的发展模式也饱受质疑。

对于业绩危机及发展模式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联系采访誉衡药业,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疯狂并购压垮首富实控人

有医药行业“并购狂人”之称的朱吉满并非浪得虚名。

朱吉满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一九六四年生人,曾是一名眼科医生。2000年,朱吉满以168万元买下亏损多年的黑龙江康复研究所附属药厂,改制为誉衡药业。这家濒临破产的药厂吸引朱吉满的是一款颇具竞争优势的骨科辅助用药——鹿瓜多肽注射液,其后来也成为誉衡药业的核心产品。

经过10年打拼,誉衡药业终于在2010年登陆深交所,其最大股东誉衡集团的控股人正是朱吉满夫妇,身价超过57亿元。

彼时,为了解决对单一爆品的依赖问题,朱吉满做出大举并购的决定。在8年时间里,誉衡药业共发起了27笔并购,虽然完成交割的有14笔,但涉及金额已经达到了129亿元。其中,在2014年12月收购山西普德药业,就斥资23.9亿元。

与此同时,誉衡药业控股股东誉衡集团在并购路上更为高歌猛进。2017年,誉衡集团斥资30亿元收购信邦制药。为此,朱吉满以自有资金10亿元通过杠杆撬动了30亿元,并将信邦制药股份质押给中信信托以获得融资控股。 这也是朱吉满常用的融资手段,为此发布的股票质押公告有近百个。

如此激进的扩张并没有带来营收能力的提升,2018年,信邦制药净利润为亏损12.3亿元至亏损13.5亿元,誉衡药业也出现净利润连续下滑,2017年至2019年,净利润分别下降56.79%、59.35%、2214.30%。

2011年时,誉衡药业资产负债率还不到5%,到了2019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飙升至了75.21%。

誉衡药业不得不停止扩张的步伐并开始甩卖资产。2018年2月,誉衡药业企图作价55亿元打包出售上海华拓、西藏阳光、普德药业,后因交易对价没谈拢于半年后终止。

2020年,誉衡药业完成出售全资子公司奥诺制100%股权,由此获得6.87亿元的利润,但代价是誉衡制药失去了葡萄糖酸锌钙口服溶液、维生素C咀嚼片、参芝石斛颗粒等核心产品。

随着誉衡集团的大量商誉开始减值暴雷,朱吉满的财务风险终于爆发,遭到债权人起诉。2020年7月11日,誉衡药业发布公告称,大股东誉衡集团已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其所持有的股份已被中登深圳分公司进行保护性轮候冻结。

医药产业战略顾问周树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为了快速扩展市场而盲目地并购,甚至动用十数倍的杠杆,好比在针尖上跳舞,一旦无法达到营收预期,就面临着商誉减值和资金链断裂风险。

集采下的“自救”胜算几何

誉衡药业业绩的大起大落背后既有自身经营原因,也是医药行业变革下的一个缩影。

誉衡药业卖得最好的主打产品骨科用药鹿瓜多肽,主要受益于2004年就以“动物多肽注射制剂”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07年获得国家发改委独家定价权。再加上誉衡药业通过招商代理制构建了强大的营销力量,庞大销售团队深入许多地级市,让鹿瓜多肽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80%。

然而,在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国家药品重点监控目录、带量采购等政策下,誉衡制药鹿瓜多肽近年来开始受到重点监控,誉衡药业的营销术逐渐失灵。在 2021年,子公司还爆出存在商业贿赂行为,医药代表以每开具1支“鹿瓜多肽”针剂支付8元好处费的标准给医生“回扣”。

据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发布通报,哈尔滨誉衡制药有限公司产品鹿瓜多肽注射液在浙江省存在商业贿赂行为,被浙江省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等级评为“严重”,并按规定暂停该企业鹿瓜多肽注射液挂网交易。

誉衡药业却依旧重销售、轻研发。2019年至2021年,誉衡药业研发费用分别为1.86亿元、1.25亿元和9773.41万元,两年下降了超47%。同期,誉衡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26.87亿元、18.25亿元和18.17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53%、60%和58%。

鹿瓜多肽注射液未能进入2019年12月公布的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成为誉衡药业的拐点,2019年誉衡药业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巨损,亏损达26.62亿元,几乎接近2010年上市以来的所有盈利,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267966.38%。

不可否认,誉衡药业也曾一度不遗余力地寻求转型“自救”。早在2015年,誉衡药业与药明康德签订了10亿元的《生物医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药明生物于次年成立誉衡生物,推动赛帕利单抗的开发。

2021年8月,赛帕利单抗正式获得上市批准后,即面临着国外药企的激烈竞争。同时,随着赛帕利单抗价格曝光——120mg(4ml)/瓶的零售价3300元,国产PD-1的价格再次被刷新。

转型创新药面临创收压力大,但誉衡药业却还得为此增加支出。2021年8月,誉衡药业向誉衡生物增资4300万元,但后者仍是亏损,2021年,誉衡药业投资收益亏损金额达2767万元,主要源于誉衡生物。

年报显示,2020年、2021年,誉衡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30.55亿元和31.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55%和2.96%;净利润分别为4亿元和4504.2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5.03%和-88.74%;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05亿元和-2637.3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8.25%和91.36%。

如今,大股东倒下后,誉衡药业前路更不容乐观。三季度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誉衡药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8%,净利润同比下降72.76%。誉衡药业最新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经营状况正常,管理团队将一如既往地推进相关经营管理工作。

周树认为,中国医药行业营销为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果短期内没有创新研发能力,并购是企业拓展补充优势产品的一个选择,创新研发虽然需承担时间、资金成本和失败风险,但其必将成为医药企业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利器。

见习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