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资料图】
2023年1月12日,在华夏时报社主办的第二届华夏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华夏大健康研究院与头豹研究院共同发布了《2022年华夏大健康系列报告》,并揭晓了生物经济百强榜。
《2022年华夏大健康系列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覆盖精准医疗、中医药、医药生物科技等重点领域,头豹(上海)研究院院长丁卓文受邀出席本届大会,并就报告内容进行线上演讲分享。
据丁卓文介绍,报告追踪中国生物医药热点领域,围绕精准医疗、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与医药生物科技创新话题,洞察几大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剖析中国发展生物医药行业的战略意义。
丁卓文指出,精准医疗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为解决患者群体差异性的综合性学科,可满足疾病诊治及健康管理的需求。在进入21世纪后,人们意识到患者的个体间差异,因此结合了多组学等前沿技术,对大样本人群通过内因,如基因特征,以及外因,如环境特征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病因和治疗靶点,对疾病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制定出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诊疗方案。
从广义来说,精准医疗涵盖从疾病预防、诊断到治疗、管理的全过程;狭义来讲,精准医疗主要围绕诊断与治疗展开,其应用领域多种多样,可以对患者在肿瘤、生殖健康、慢性病、遗传病、传染病等疾病治疗以及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
放眼全球,欧美地区是全球精准医疗行业最大细分市场,而亚洲地区因人口红利、医药研发开支增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与卫生保健支出比重增长等因素,将成为全球精准医疗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区域。例如,中国以及印度的庞大人口数量确保了生物样本数,利于罕见病等病种的样本采集与数据研究;亚洲地区的人口红利还表现在工程师红利,利于药械研发。
丁卓文认为,精准医疗的发展对于中国生物医药的进步有着战略意义。
一方面,信息科学技术的赋能可以有效解决医疗服务中“数据孤岛”痛点,实现医疗服务全流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利于提高诊治效率;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利于提早干预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而制订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利于达到疗效最大化与不良反应的最小化。
另一方面,发展精准医疗,利于肿瘤、罕见病、骨科、心脑血管等学科建设,推动相关器械、药品、疫苗等产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模式改革,贯彻“健康中国”战略。
前沿学科的发展不仅推动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的研究,攻坚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也推动国产替代,提高产业链国产化率,利于形成国际竞争力,走出国门,带头推动行业标准的统一建立。
接下来,丁卓文进一步介绍道,中医药行业的振兴发展是这一年中大健康领域的又一热点,中医药分为中医器械、中药制造和中医医疗服务三大类,其中器械类包含诊断、治疗器械与器具,中药涵盖中草药、饮片与中成药,而在服务端,不论是公立还是民营机构,正通过中医、中西医结合等方式,以民族悠久、独特的医药学体系为人民提供服务。
丁卓文表示,中医药行业痛点主要分布在原材料种养殖环节、产品加工制造流程、中药企业经营过程以及下游消费市场心态四大方面,也为各环节内的市场参与者提供相应启发:
在原材料种养殖环节,这个环节的收益率主要受到原材料种植成本、市场价格、栽培技术等因素影响,为在此环节赢得竞争优势,市场参与者可实现生产与制造一体化,建立自营式原材料种养殖基地,减少供给端结构性短缺影响,节约流通成本。
在产品加工制造流程,中医器械及中药材的加工制造需要将经典名方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从而科学合理地提取以及进行质量控制,创新化产品将为此环节内的市场参与者增加竞争优势;针对中药企业经营过程的竞争压力较大,中药企业需要做到诚信经营,形成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树立品牌的积极社会形象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
对下游消费市场来说,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进一步扩大了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政府需要规范及引导中药企业的经营合规性,同时深化中医药领域的改革。
丁卓文认为,近年来中国中医药行业受到持续优化的政策环境、不断扩大的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等因素影响,未来中医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将得到提升,也带动创新研究能力增强。同时,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以及促进中医药与相关业态持续融合发展,增强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最后,丁卓文针对医药生物科技行业展开了研究分享,她表示,近年来,政府从药物到医疗服务各方面制定了诸多利好行业发展的政策,一二级资本市场也对行业给予了较高关注,市场中的诸多利好因素将驱动中国医药生物科技行业的市场规模在未来进一步扩大。
此外,国家对于药物研发、医疗保障、医药服务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以引导医药生物科技行业高质、有序发展,而地方政府也纷纷制定相关区域性政策,积极地为地区行业有特色地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丁卓文指出,从投融资事件来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环境趋暖,许多医疗健康企业纷纷向一级市场领域布局。复星医药、恒瑞医药等公司近年纷纷透过对外增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私募等方式在一级市场布局,有利于挖掘有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标的公司,丰富以及拓宽自身产品线布局,扩大市场竞争优势。
丁卓文表示,中国医药市场的研发开支在2016年至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2%,约为全球同期水平的2.7倍,预计未来中国医药市场的研发开支仍将高于全球同期水平;在不断投入的高研发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企业在研发与生产中获得了更多的积极性,推动相关企业在脑科学、细胞治疗等前沿生物技术领域中取得成就,加快相关产品的商业化进程;根据NMPA数据,2021年共批准了83款新药,其中国产新药51款、进口新药32款,使得近年中国市场有了首款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ADC药物、CAR-T细胞治疗药物等。
最后,丁卓文介绍道,头豹研究院已连续两年联合华夏大健康智库发布了对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洞察和研究,在持续对行业进行跟踪和洞察以外,头豹研究院与华夏大健康研究院也持续关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各领域企业的发展。
头豹研究院现已拥有6,000+行业赛道覆盖及相关研究报告产出,未来,头豹将基于自身业内领先的行研数据库平台积极发挥桥梁作用,联合政府、企业、机构等多方力量,持续深耕中国大健康产业以及各个细分领域,共同推动中国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